产业观察:从产品到生态 我国商用汽车加速“走出去”

发布时间:2025-01-08 07:43:23 来源: sp20250108

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(记者栗翘楚)近年来,我国汽车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,海关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522.1万辆,同比增加57.4%。同时,包括电动载人汽车在内的“新三样”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,为中国出口增添强劲动能。

“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,同时也是重要的商用车出口国。”近日,《中国汽车报》社总编辑桂俊松在2024商用车全球化发展论坛上表示,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商用车早已摆脱劣质低价标签,依托健全的产业体系和规模优势、成本优势,中国商用车品质得到大幅提升,同时在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等领域取得了相当的先发优势,这些为中国商用车品牌下一步更好参与全球竞争提供足够底气。

当前,我国商用车行业呈现出口量和出海生态建设“两开花”的良好局面。数据显示,2021至2023年,我国商用车出口量分别为40.2万辆、58.2万辆和77万辆,同比增长分别为70.7%、44.9%和32.2%。在发展模式上,不少商用车企业出口已不再停留于散装件和整车出口等模式,而是通过海外投资建厂,实现本土化生产和销售,逐渐从“输出产品”升级为“输出工业能力”,“出海”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扩大。

在全球汽车市场缓慢恢复的背景下,汽车产业迎来产业变革和产业生态重塑的关键节点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认为,三大变革为中国汽车产业指明发展方向。第一,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共识;第二,智能革命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变革;第三,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技术与研发、生产、服务、管理各环节深度融合,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、提高效率,从而形成满足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全新生产方式和产业生态。

在智能网联、新能源化等发展趋势助力下,我国商用车行业迎来快速发展。不容忽视的是,在全球化发展道路上,我国商用车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,加强中国商用车产业核心竞争力,探索商用车全球化创新合作新模式迫在眉睫。

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蔡国钦表示,中国汽车对外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外围需求形式不明朗。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、汽车芯片供给持续短缺、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不断反复,对全球汽车市场带来较大影响;其次,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及新型贸易壁垒的出现,使出口市场面临新的挑战。

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,我国正在积极探索“走出去”的有效路径。其中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商用车行业拓展国际市场创造重要机遇,构建起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体系。

中国汽研整车测评研究部主任徐磊认为,车企除了加强自身定位,还要以技术为抓手,加快中国商用车进入全球化进程。近年来,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得到长足发展,随着系统集成能力增强、传感器性能提升以及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实现,商用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(ADAS)成本有望逐渐下探。

此外,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,由于供应链中断、原材料短缺等问题,国外企业面临诸多挑战。而中国商用车行业在供应链稳定性和产品性价比上的优势逐渐显现,推动中国商用车出口量的逐年增长。

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表示,“2023年,从数量看,亚洲、欧洲和拉丁美洲为我国商用车出口海外主要目的市场,欧洲居出口额首位。近段时间,中国外部经济有企稳迹象,这为中国推行经济提振措施带来良好的机会窗口。”

(责编:乔业琼、高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