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塞上江南谱新篇

发布时间:2024-12-22 19:57:38 来源: sp20241222

  8月的宁夏,天高云淡,生机盎然。

  近日,“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”主题采访团走进宁夏,看贺兰山麓,殷红的枸杞、芬芳馥郁的葡萄酒、新鲜浓郁的纯牛奶……一幅乡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铺展;黄河岸边,过去随处可见的“秃头山”变成了硕果累累的“花果山”,重塑塞上好风光;移民新城,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绘就一幅守望相助的美丽画卷,奏响一曲同心筑梦的时代赞歌……

  把产业优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

  一颗小小的枸杞,除了泡在保温杯里,还能有什么吃法?走进宁夏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产品展厅,枸杞原浆、枸杞酒、枸杞面膜、枸杞口红、枸杞蛋糕、枸杞熏香……琳琅满目的枸杞衍生品,展现了枸杞的无限可能。

  “现在我们的产品研发更多偏向年轻化、时尚化、零食化,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枸杞。”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介绍,过去公司以枸杞干果为主打产品,而现在则是开发精深加工产品。同时,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,全公司1.2万亩枸杞在采摘旺季,需要约4000名劳动力,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各族群众就业增收。

  近年来,宁夏在枸杞良种繁育、科研实力、精深加工、品牌影响、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,着力打造“宁夏枸杞”“中宁枸杞”品牌;建成中国枸杞研究院以及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、2个国家级枸杞种质资源库和1个宁夏枸杞种源保护基地。截至目前,宁夏枸杞种植保有面积达到了32.5万亩,鲜果产量32万吨,枸杞产品有10大类120余种,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了290亿元。

  在宁夏,同样坐拥地域优势的,还有牛奶产业。

  位于灵武市的宁夏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场里,上百个整齐划一的白色小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壮观。“这里是小牛的‘幼儿园’。”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的“奶牛博士”王炳科指着一头头正在小屋前松软沙滩上晒“日光浴”的黑白花奶牛介绍,“在现代化牧场,主打一个‘奶牛怎么舒服咱就怎么来’。”

  除了养殖的“现代化”,公司另外一个“现代化”体现在生产车间。只见一头头奶牛整齐地站在转盘上,静静“排队”等候挤奶;仅有的几名工人则有条不紊地清洗、消毒、安装挤奶设备。“系统会自动识别转盘上每一头奶牛的身份码,并在车间电脑大屏上以不同颜色区分显示当次采奶量、当日累计采奶量,还要和这头牛的历史平均数据自动比对,数据异常会自动报警。”塞上牧源牧业有限公司牧场场长周帅介绍,公司现存栏优质荷斯坦奶牛1.5万头,奶牛日均单产40公斤左右,日产鲜奶240吨左右,所产生鲜乳的平均乳蛋白、乳脂、体细胞等质量指标都远高于欧盟标准。

  因坐落于“黄金奶源带”,宁夏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宜人的气候条件,为高产奶牛养殖与优质牧草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不仅如此,宁夏还拥有诸如塞上牧源牧业、蒙牛宁夏工厂等规模化、智能化的养殖、生产基地,在持续优化产业布局,加快推动产业扩规提质增效的同时,也为当地各族百姓致富开辟了新渠道。

  说起宁夏的特产,人们总能想到这里醉人的葡萄酒。最近,第四届中国(宁夏)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正在银川热闹开展。来自中外的400余名葡萄酒业界人士围绕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,共谋未来。

  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“黄金产区”。统计显示,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开发面积达60.2万亩,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近40%,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,年生产葡萄酒1.4亿瓶,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50%。如今的葡萄酒产业,已经成为宁夏一张闪亮的“紫色名片”。

  为助力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,宁夏还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全域旅游、休闲康养等相结合,先后荣膺“世界十大最具潜力葡萄酒旅游产区”“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”,酒庄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。其中,“图兰朵小镇”项目种植葡萄1000余亩,集葡萄种植、葡萄酒酿造、展览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,目前已成为当地的旅游新地标,未来,将把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推向世界。

  让绿水青山成为富民惠民的金山银山

  “哐当、哐当……”在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村,游客乘坐一辆由拖拉机改装的观光小火车,行驶在迎河湾湿地公园芦苇丛中。微风吹拂,在蓝天的映衬下,一丛丛芦苇宛如海面上翻滚的波涛。游客们陶醉其中,直呼:“这里的风景就像‘Windows桌面’,松弛感满满。”

  银河村东靠黄河,是黄河在宁夏境内流经的最后一个村落。在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的记忆中,20世纪80年代的银河村,由于村民在河滩地上种植、放牧,导致湿地沙化,生态功能严重退化,一刮风就会扬起漫天黄沙。2009年,为了保护涵养湿地生态,该村退耕还湿,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。“现在,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来这里安家,大鸨、白尾海雕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成了这里的‘常客’。”王学锋说。

  随着银河村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,好风景变成了好“钱”景。近年来,该村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,打造了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。同时,因地制宜带动村民发展种植、养殖、餐饮、民宿等乡村旅游产业,打造沿湖景观采摘经果林园区,依托百亩经果林建成“蔬香门第”采摘园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

  和银河村一样将好风景变成了好“钱”景的,还有曾经的老“煤城”,如今的新“影城”——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石炭井镇。

  20世纪60年代,位于宁夏贺兰山北段腹地的石炭井因出产“太西煤”而享誉国内外。然而,进入新世纪,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,以及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,煤企陆续关闭退出,人员大量流失,石炭井也从曾经的繁华逐渐走向没落。

  石炭井虽然隐入了历史,但这里留下了大量保存完好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建造的老厂房、老民居、工厂、学校、医院、商店,形成了完整的工矿遗址。于是,当地将这些活化的工业遗存重新变成文旅的资源,让石炭井探索出了一条从“煤城”变“影城”的发展新路。

  如今走进石炭井,街道上老旧的店铺、斑驳的招牌、破损的断壁残垣,让这里充满了“复古”之美,吸引了包括《万里归途》《我的父亲焦裕禄》《绿皮小火车》等40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,正在变身成为文艺“梦工场”“网红打卡地”。

  “现在环境好了,不仅我们镇子里场景受欢迎,附近山里的沟沟坎坎、小湖浅滩,都很受剧组追捧。”曾经的石炭井工矿职工,如今的石炭井街道办环卫站站长兼剧组选景师葛义红说,当地小有名气的“翡翠湖”就是曾经采矿遗留的废弃矿坑湖,在生态治理的推动下,湖水逐渐清澈碧绿,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前来打卡的“网红湖”。“我坚信石炭井一定会发生新的蜕变,我想见证这个过程。”

  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”在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,“人民楷模”王有德带领林场各族干部职工坚持不懈、改革创新、攻坚克难、艰苦奋斗。通过几十年的努力,走出了一条“以林为主,以副促林,多种经营,综合发展”的兴场致富路,兑现了“让职工富起来,让沙漠绿起来,使林场活起来”的承诺。

  在宁夏沙湖景区,曾因各类污染物间接渗入导致水质下降为劣Ⅴ类的湖水,在经过多年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后,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,吸引200多种150多万只鸟类在此栖息。而沙湖景区的改变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,已成为宁夏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靓丽名片,实现旅游收入超30亿元,解决就业近万人。

  当民族团结化作亲如一家的同向而行

  8月12日,吴忠市利通区胜利镇上桥社区里热闹非凡,居民们欢聚一堂,庆祝社区邻居节。

  “我做的这个是‘油香’,是一道回族的小吃。大家在一起分享各民族的美食,感觉特别开心。”每年都来参加邻居节的上桥社区居民马玲说,这次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以“家宴”的形式汇聚了社区居民300余道拿手好菜,大家互赠写着温馨话语的邻居卡和精心准备的礼物,一边话家常,一边欣赏邻里亲朋表演的精彩节目,让人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和谐社区。

  “我们通过不同形式的睦邻活动,围绕铸牢工作主线,倡导和谐邻里理念,从而加深邻里间的友谊,促进民族间的团结,共同绘制出一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绚丽画卷。”胜利镇镇长吴伟伟介绍道,作为辖区群众自己的节日,胜利镇社区邻居节已经连续举办了20届。近年来,社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,团结各方力量致力服务居民,建成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“一家亲”互嵌式社区。

  作为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,宁夏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各项工作中,采取插花混居方式规划建设居住区,将民族事务纳入社区整体管理,为各族群众提供统一、同等的公共服务,引导各族群众在团结共事中创造价值、增进感情,打造了多个民族团结示范典型。

  在石嘴山市惠农区南街街道广西社区,有一座古朴雅致的“石榴亭”。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休息、娱乐的场所,也是大家“唠嗑儿”解纠纷的民主议事点。不久前,这里就解决了辖区内某烧烤店营业时油烟重、噪声大,严重影响到周边以及楼上住户的日常生活的难题。

  这些年,南街街道广西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,设立了“石榴亭”民主议事点、“阳光议事厅”服务平台。“我们每半个月都会邀请居民代表、楼栋长和物业公司来到议事点召开会议,围绕社区难点、居民痛点进行交流探讨,让居民当主角,让群众说了算。”广西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惠玲说,有了“石榴亭”,社区各民族居民都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,大家更团结也更和谐了。

  同样,在移民新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弘德村,虽然这里的居民来自不同民族、不同地方,但大家都在为建设新家园努力奋斗着、互相帮助着。

  水泥硬化的路面、上下水齐全的厕所、结满果实的枣树……走进村民刘克功家,院落的干净整洁、老两口的质朴笑容,展现着这个家庭的幸福生活。“没搬迁之前,哪能想到能有今天这样的条件呢。”今年58岁的刘克功说,12年前,他和家人从距离红寺堡区200多公里外的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套村搬迁到这里。那是一个吃水要去10里外的沟里挑,联通村里的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,就医需要步行10公里路程才能到达的山中小村。“现在就不一样了,打开水龙头就有自来水,学校、医院就在家门口,我上班的纺织厂骑电动自行车五六分钟就能到。一年全家算上打工和土地流转的收入,能有近10万元,真是太幸福了。”

  搬迁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迁移,更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。“我是回族,但我的左邻右舍都是汉族,大家有什么事都互相帮助,从不分彼此,相处得特别融洽。”刘克功说,弘德村居民来自不同地方、不同民族,有着各自的习俗和传统。但大家相互学习,尊重彼此,融洽相处,共同进步,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又充满凝聚力的和谐社区。

  近年来,弘德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移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改善,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6万元增加至216万元。(记者 奚冬琪) 【编辑:李润泽】